一、地块搬厂背景与进展
1. 地块基本情况
该地块位于增城区增江街沿江东一路10号,原为增城县木材公司用地,面积16.843亩,土地利用类型为工业用地。地块内曾设有木材加工车间、职工宿舍等建筑,后因企业破产清算,地块长期闲置。
2. 搬厂完成情况
为盘活国有闲置低效土地资源,增江街积极推进该地块的整合储备工作。通过“储改结合”模式,政府主导完成土地收储后,于2024年12月完成所有拆迁协议签订,涉及22户房屋补偿安置,标志着搬厂工作全面完成。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
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搬厂后,地块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用地,宗地面积11228.76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6527平方米,容积率3.5。这一调整将原本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居住和商业用地,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
2. 城市功能提升
地块未来将建设住宅和商业设施,配套公园绿地,优化区域环境形象。这不仅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还提升了城市品质,增强了区域吸引力。
3. 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搬厂腾出的土地资源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增城区可借此机会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或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4. 城乡融合发展示范
增江街通过整合储备闲置土地,补齐了区域发展短板,夯实了“百千万工程”建设。这一实践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三、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1. 党委领导与政府主导
增江街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增城县木材公司16.843亩国有土地整合储备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工厂搬厂搬厂工作。
2. 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
凤鸣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组建拆迁工作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和共青团员日夜奔波在征拆一线,挨家挨户宣传政策,耐心细致做通群众工作。
3. 个性化服务与群众保障
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工作组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例如,陪同独居老人办理手续、利用周末或夜间与工作群众洽谈、专程登门拜访外地返乡拆迁户等,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4. 历史遗留问题化解
针对房屋产权复杂、赔付诉求差异等难题,工作组坚守政策法律红线,认真分析研判,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街领导带队深入拆迁户家中,了解群众意见和需求,用诚意打动群众,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四、未来展望
增城木材公司地块搬厂工作的完成,为增城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增城区将继续利用征拆契机,补齐发展短板,夯实“百千万工程”建设,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